语言与文化研究语言研究28《文心雕龙·练字》异文校读孙淑敏(伊犁师范大学,伊宁,835099)【摘要】《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巨著,文章以《文心雕龙》第三十九篇《练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当今各权威版本对《文心雕龙·练字》字词使用情况的注解,分析其字、词及其表达等方面存在的异文现象,并探求其产生的原因。【关键词】《文心雕龙》;《练字》;异文;原因一、引言《文心雕龙》是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且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以往的研究中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的成果较少,但作为刘勰(2004)创作论的组成部分,《练字》与《熔裁》《声律》《章句》《丽辞》等篇相连属,其中蕴藏的语言文字价值不可估量。民国至今,对《文心雕龙》的研究较倾向于整林性、综合性或专题性研究。在语言文字研究方面虽然也发表了一些论文但是大多数都是研究其词义的,对不同版本中出现的异文研究较少。本文以《文心雕龙·练字》篇为例,选取三个较为权威的版本进行异文校读研究,这不仅对于训诂学有较大的意义,而且对于文献学、音韵学的研究以及词书的编纂等也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二、《文心雕龙·练字》版本异文《文心雕龙》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特点和侧重,通过版本的比较,可以找出不同版本之间的存在的差异,取其精华,择其优势,为后面研究所用。本文选择的三个版本分别是周振甫(2013)的《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范文澜(1962)的《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王运熙和周锋(2012)的《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周振甫(2013)的《文心雕龙今译》为原版本,将另外两个版本作为对照版本。(一)版本用字异文1.异体字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的字。(向熹,2007:244)【撰-譔】至孝武之世,则相如撰篇。(周振甫,2013:348;王运熙、周锋,2012:259)至孝武之世,则相如譔篇。(范文澜,1962:623)按:“撰”与“譔”是一组异体字,表示为“写作”的意思。《说文解字·言部》:“譔,专教也。”(许慎,2013:46)此句译为:到了汉武帝时代,司马相如编了字书《凡将篇》。(周振甫,2013:348)【疏-疎】暨乎后汉,小学转疏,复文隐训,臧否亦半。(周振甫,2013:348;王运熙、周锋,2012:259)暨乎后汉,小学转疎,复文隐训,臧否亦半。(范文澜,1962:624)按:疏、疎两字是一组异体字,表示为“疏忽”的含义。《说文解字·疋部》:“疏,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