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CHINAGLOBALBUSINESS154《中国经贸》2024年1月下事业单位在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缺少了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意识事业单位的各项费用支出,基本来源于财政保障,长此以往的管理模式,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成本支出中不考虑成本效益与金额,没有树立起应有的成本节约意识、成本效益观念。首先,个别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及业务部门在预算执行中,只关注项目预算的争取,确保在年底将预算资金全部支付,根本没有像企业一样考虑经营利益及资金使用效益是否发挥,甚至认为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是多此一举。其次,在成本控制意识养成方面,事业单位个别业务部门工作人员认为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工作全部是领导与财务人员应关注的工作,与业务部门及工作人员并无关系,造成其在平时不按照预算指标办理支出,也没有养成节约的意识,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事业单位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工作当中去。成本核算不规范,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失实事业单位归根结底仍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这样将造成其在会计核算、成本管控与绩效考核工作中,与企业具有明显的差异。例如,院校在成本会计核算中主要强调经费的支出是否合规,而一些科研院所在成本核算中着重强调财务人员主观经验。同时,个别的事业单位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并没有制定符合本行业特点的会计核算制度,造成成本支出界限不清,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折旧、入账与报废等核算中,既无法提高成本核算规范性,又容易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流失。此外,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出台,事业单位迎来了双轨制度的核算模式,由于一些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没有认真学习新制度相关要求,在成本核算中没有认真进行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核算,并没有树立权责发生制观念,使成本控制与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结果出现失实。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个别的事业单位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成本管控制度、绩效事业单位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分析效考核分析◎文/孙孝奇近年来,随着财政部《财政管理绩效考核与激励暂行办法》出台,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将绩效考核应用于日常内部管理当中,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由于管理会计在我国事业单位广泛应用,管理者在重视公益服务质量提升的基础上,也开始关注财政资金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并将成本控制与绩效评价工作有机结合,为事业单位寻找降低成本支出、规范会计核算及提高财政资金提供了保障。但就目前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管理层错误地认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