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CHINAGLOBALBUSINESS30《中国经贸》2024年1月上全面预算管理的重点在于提前安排和部署相关的经营规划工作,通过合理的预测、筹划,实现对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各项资源使用的价值,并采取一系列必要的管控措施,促使企业尽快实现战略发展目标,推动企业长远发展。对于生产型企业而言要深刻全面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职能作用,尽快找出在实际落实中的难点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管理的对策,确保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开展。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概述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各项工作的行为,并且控制好各项资源的配置工作,通过各种有效的办法来尽量减少成本支出,促使企业能够获得良好收益。与传统的预算管理方法相比较而言,这种管理模式覆盖的管理范围更加的广泛,且涉及的管理内容也相对比较多,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在管理工作中要把握好关键要点内容,对内部的信息流、现金流以及业务流等情况进行全面整合,确保各项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并且在管理中能够对各项财务风险进行精确的预测,依据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处理,依照规范要求来使用资金,生产型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及对策◎文/刘丽娟产业经济JAN.2024CHINAGLOBALBUSINESS31Jan12024CHINAGLOBALBUSINESS致力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价值。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难点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要想能够顺利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就需要有完善的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一旦保障体系不完善,势必会在落实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严重影响到该项工作执行的效率。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生产型企业的管理层过于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内部的其他管理工作,尤其是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关注度不够,导致在保障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很难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首先,职责划分不清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是靠某一个部门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加入进来,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协调,确保预算工作的公开、透明。但是,现阶段,在生产型企业内部通常将该项工作归为财务部门管理,其他部门都是被动地参与其中,致使整个预算体系的应用效果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职责划分时不够细致,很难将具体的任务落实到具体岗位上,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并不清楚自身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范畴,经常会出现管理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