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B【解析】《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B正确。《神圣家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合写的批判青年黑格尔派主观唯心主义和论述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A不符合题意。《哲学的贫困》是1847年马克思为批判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而写的著作。C不符合题意。《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D不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作为规律,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都是客观的,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的不同点在于,自然规律起作用是自发的,离开了人的活动也同样起作用;而历史规律起作用离不开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的参与。人们之所以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正是由于历史的发展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发挥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A正确,B错误。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历史的发展同样如此,并不是循环往复的,C错误。由于受到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人类今天还不可能完全掌握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D错误。3.【答案】C【解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法律法规属于社会意识。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定类型,当法律法规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时,就会对技术进步产生促进作用,反之,就会阻碍新技术的健康发展;法律法规有时会早于技术发展的变迁而变化,有时会晚于技术发展而变化,并不总是落后于新技术发展。A、B错误。法律法规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D错误。在新技术快速发展、应用的同时,也因法律法规相对滞后而引发人们对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担忧。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看,它表明法律法规与新技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正确。4.【答案】D【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但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会不断凸显,最终推动资本主义走向灭亡。因此,不能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能够无限制解放发展生产力,资本越发展越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A、B错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扩张在一定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