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践JAN.2024CHINAGLOBALBUSINESS163Jan12024CHINAGLOBALBUSINESS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支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实现宏观层面的社会公平和利益。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管理工具,可以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展开全面的考核与评价,是政府判断财政资金管理成效的重要方式,目前已成为现代化预算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在管理实践中,部分政府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建立起集预算预测、执行控制、考核评价等环节为一体的管理闭环,给自身预算资金管理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政府要想在新时期背景下得到高质量发展,就要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层面对预算绩效管理的新指示,积极优化管理体系、更新管理理念,持续推进政府的可目前,我国政府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正持续深化,预算管理内容已经从单一的公共预算转变为全方位预算。“十三五”规划提出“问题导向”,引导政府更加注重预算结果、尊重成本效益原则,这就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实中,部分政府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还有待健全,预算管理水平不达预期,亟待优化调整。鉴于此,本篇文章从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内容出发,分析现阶段政府推进该项改革工作所面临的难点问题,从预算绩效管理法制化、预算预测、预算控制、预算评价、预算监督和预算基础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提供有益参考。新时期加强与改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路径◎文/张绍艳中国经贸CHINAGLOBALBUSINESS164《中国经贸》2024年1月下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加强与改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的意义一方面,政府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能够提升财务报告质量,进一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预算人员基于对财务数据的全面分析,了解政府在特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效果,对财务状况形成客观了解,进而对相关人员开展科学的绩效评价。在此过程中,促进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互,改变了政府部门内以往的信息孤岛现象。与此同时,财务报告的表现力增强,为信息需求者们提供真实可靠的预算执行情况,以便于精准落实政府的风险防控目标。另一方面,预算绩效评价能够提升政府的廉政水平。由于对每一笔预算资金的去向都做到了动态化的监测,因此对预算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审批、拨付、预算调整等环节的相关责任人形成了有效约束,减少了个别岗位发生徇私舞弊的不良现象,保证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预测能力相对薄弱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