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卷第1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1No�12011年1月AcademicForumofNandu(Journalofthe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Jan.2011收稿日期:2010-10-11作者简介:莫于川(1956��),男,重庆市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行政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政府法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宪政与行政法治问题研究。是与民争利还是服务便民���透过农地权益行政案件看政府机关的角色错位与出路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北京100872)��摘要:不断出现的拆迁血案和土地腐败案件表明,政府机关与民争利现象已成为土地管理领域的突出弊端,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因素,必须切断各种不正当的利益链条,建构新型的政企关系,按照防治政府机关与民争利弊端、促进社会和谐的四项原则,也即城市化进程与农地流转带来土地增值分享的原则、创新土地制度与严守权利克减底线相结合的原则、完善农民权益保护机制夯实和谐社会基础的原则、以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解决农地权益争议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加以解决。关键词:土地案件;与民争利;政府机关;角色错位;法律措施中图分类号:D9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320(2011)01-0096-03��从财产法治的视角看,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突出的是政府机关与民争利,政企联手与民争利;滥用征地权力,征用范围过宽;征地程序不完善,缺乏透明度和民众参与;征地补偿费不合理、不到位;安置途径简单化,社会保障不力;对违法占地行为处罚过轻、监管不力等。因此,现在须要按照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土地征收征用制度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机制。��一、政府机关与民争利现象已成为土地管理领域的突出弊端��据统计,2008年全国法院受理一审行政案件108398件,比上年增加了6.17%。其中,土地与房地产案件名列前三位。据一些基层法院的统计,自2007年7月1日�物权法�实施以来,土地与房地产案件迅猛增加,土地案件较以往增加了20%,房屋登记案件增加5%[1]。2009年以来,此类案件仍然有增无减,而且产生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影响性案件也在增多。因此,在过去一年多最高人民法院一直在着手制定�关于审理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意在从加强司法解释的角度来完善土地争议解决制度。许多典型案例和统计数据表明,土地领域的政府机关与民争利现象广泛存在且矛盾突出,成为损害民众利益和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