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第28卷第5期学习论坛TRIBUNEOFSTUDYMay2012Vol.28No.5“宗教与法治”笔谈(2篇)编者按:宗教是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宗教与法治的关系是世界各国和地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之一,也是各国和地区法学、政治学、宗教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有信仰,现代国家离不开法律。国家要处理好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就必须完善宗教立法、依法管理宗教、发挥宗教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本期两篇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宗教与法治的关系,特别是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充分认识宗教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公正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从不同的侧面对主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或高屋建瓴,或阐幽发微,或政策建言,均主张将法律的社会治理同宗教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实现古老的宗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实践价值。[中图分类号]D912.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7608(2012)05-0075-06新时期宗教与法律思想创新刍议冯玉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一、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宗教与法律是具有密切联系的两种社会现象,它们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有人群的地方就必须有法律,法律使人们生活有序;有苦难的地方就需要有宗教,宗教为人们提供一种心理上的慰藉,表达其对尘世的超脱与来世的向往。宗教与法律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维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当代中国,正确认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思考如何将宗教事务纳入法治的轨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个大型社会中会有不同的宗教,一个宗教会传播到不同社会的情况,使宗教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联变得越来越复杂。就具体的某个宗教而言,虽然它的信仰与社会理想是超越现实社会的,但是本身却越来越成为大型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张力,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不过这种张力侧重的方面和程度,因不同的宗教和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罢了。如果这些张力只是表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如是否吃素),一般来说不会引起宗教与社会的关系紧张;但在国家以其政治法律整合社会的进程中,特别是这种整合比较强势时,宗教的行为规范或组织制度若是与之相悖,就会形成相互关系的高度紧张,甚至会引发冲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建立新中国再到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历经90多年的风风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