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4NO.3(下)-106-工程技术“低碳化”和“绿色化”的学校公寓楼与校园,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学校建筑上的体现[1]。“绿色校园”概念是由丹麦于1991年提出的,经过数年的发展,“绿色校园”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我国,绿色校园建筑不仅能满足教育市场发展素质的需要,而且也能符合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建设“绿色校园”的过程中,要把“节能”和“环保”作为建筑设计、开发、建造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建成后的建筑在投产使用后可以发挥预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收益。为满足此方面需求,将装配式结构建筑作为校园公寓楼建设的主要方向,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对装配式结构建筑进行建造与设计。1项目实例分析1.1工程概况根据工程项目的建造需求,本次研究的工程为某高校公寓楼建筑,在建设项目中包括5栋建筑,可将其为D1、D2、D3、D4、D5,其中D1、D2、D3、D4建筑为高校内本科学生居住,D5建筑为高校内研究生居住[2]。对应建筑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1装配式建筑项目基本情况建筑标号单体建筑名称建筑层数/层建筑高度/m建筑地上总面积/m2D1本科学生公寓1032.48844D2本科学生公寓1139.618688D3本科学生公寓1139.615402D4本科学生公寓725.27073D5研究生公寓725.28956在此基础上,对D1、D2、D3、D4、D5建筑中的预制构件分布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具体内容见表2。表2D1、D2、D3、D4、D5建筑中的预制构件分布情况建筑标号预制阳台/叠合楼板分布层数(层)建筑中单层叠合楼板数量/块建筑中单层预制阳台数量/个D14~96624D24~1010632D34~1010632D44~67722D54~611937在明确建筑中预制件的分布情况后,分析该建筑的设计标准,具体内容见表3。表3装配式结构建筑项目的设计标准工程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建筑场地类别特征周期抗震等级丙类7度0.10g第一组III类0.45s二级本工程项目在施工中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均按照剪力墙-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建筑主体结构中梁结构、柱结构均为现浇结构,装配式结构主要应用在建筑的预制阳台中、预制叠合板中、预制楼梯中、预制保温夹心外墙板中。在建造前,所有的建筑构件均需要在指定工厂中生产,完成生产后,对预制件强度进行检验,例如检验后强度达到设计标准,可以对预制件进行出厂应用、施工现场拼装,如果检验后强度未能达到设计标准,就说明制造的成品不符合工程项目施工需要,应结合项目的具体需求与工程建造标准,安排预制件返厂。1.2装配式设计和建造中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