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023年第2期总第41期Case案例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财务效应研究———以山西汾酒为例*符越陈思羽冯丽艳(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苏州215009)*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结构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18YJA630023)。摘要:以地方国企山西汾酒为例,研究其混合所有制改革产生的财务效应,研究发现:山西汾酒的盈利能力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公司治理结构获得了优化、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资产运营效率都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基本实现了混改的预期目标;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企业带来了积极的财务影响,为其他地方国有企业的混改提供了一定经验与启示。关键词:混合所有制改革;经济后果;财务效应;山西汾酒0引言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明确指出我国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改的序幕由此拉开。2017年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要深入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学者对于混改为企业带来的财务效应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倪宣明等[1]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改通过优化代理机制、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通过硬化预算约束、降低企业杠杆水平,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任广乾和徐瑞[2]研究表明,国有企业发生控制权转移时会显著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对企业的经营能力以及偿债能力的改善作用不显著。邸丛枝等[3]认为,在保持国有资本控制权为前提的混改中,企业的短期财务绩效得到了提高,企业价值得到了提升。此外,马新啸等[4]及黎文飞等[5]指出,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高层治理能显著降低企业的冗员规模、提升资本密集度,进而优化公司治理,保障中小投资者权益,提升国有企业的生产能力。但也有学者指出,混改对于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是一直有利的。孙姝等[6]的研究指出,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当民营资本的比例处于一定范围内时,民营资本越多企业绩效越优;当超过一定范围时,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作为一家地方性国有企业,山西杏花村汾酒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汾酒”)为响应党的十九大关于国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号召,于2017年底,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华润的方式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山西汾酒期望通过混改实现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绩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以及行业影响力的目标。自山西汾酒混改起步至今已有5年多,其混改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目前少有学者关注。因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