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单元解读1.4.2充要条件目录1学习目标2新课讲解3课本例题4课本练习5题型分类讲解6随堂检测7课后作业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意义.(重点、难点)2.会求(判断)某些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重点)3.能够利用命题之间的关系判定充要关系或进行充要条件的证明.(难点)学习目标我国战国时期,墨子所著《墨经》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描述:充分条件:“有之则必然,无之则未必不然”必要条件:“无之则必不然,有之则未必然”物理中的逻辑古文中的逻辑在①、②两个电路中,A、C的开闭与灯泡B亮起来,会形成什么逻辑条件呢?思考你能举生活中存在“充分条件或必要条件”的逻辑语句或事例吗?思考新课引入充要条件(1)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此时,我们说,p是q的条件,简称条件.概括地说,如果p⇔q,那么p与q条件.(2)若p⇒q,但q⇒/p,则称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若q⇒p,但p⇒/q,则称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若p⇒/q,且q⇒/p,则称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充要互为充要概念下列各组命题中,哪些p是充要条件?(1)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3)p:xy>0,q:x>0,y>0;(4)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一个根,q:a+b+c=0(a≠0).解(1)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所以p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2)因为“若p,则q”是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它们均为真命题,既p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3)因为x>0时,x>0,y>0不一定成立(为什么),所以p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4)因为“若p,则q”与“若q,则p”均为真命题,p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典例11.充要条件的判断总结: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2)集合法:即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3)传递法: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具有传递性,即由p1⇒p2…⇒⇒pn,可得p1⇒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1.“x>1”是“x+2>3”的_______条件.解析当x>1时,x+2>3;当x+2>3时,x>1,所以“x>1”是“x+2>3”的充要条件.充要练一练2.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