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专项练(三)(2020·山东济宁模拟)河狸主要分布在寒温带和亚寒带森林的河流中,具有改造栖息环境的能力。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蓄水,在水塘中部筑巢,达到储存食物和防御天敌的目的。下图为某森林中的河狸坝景观。据此完成1~2题。1.河狸栖息环境的改造使得其栖息地附近()A.植被覆盖率降低B.湿地面积减少C.生物多样性增加D.年降水量增加2.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A.年径流量增多B.含沙量下降C.河水流速变慢D.下游枯水期延长答案1.C2.D解析第1题,河狸用树枝、泥巴等材料筑坝蓄水,类似大坝拦水,坝的上游积水变多,则湿地面积增加,但不影响降水。从图中可以看出,河狸筑的坝上还有草类生长,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栖息地附近适合一些两栖动物生存,拦截的泥沙会吸引鱼类及其水鸟等,故生物多样性会增加。故选C。第2题,森林中的河狸被大量捕杀,河狸坝可能会消失,河狸坝能拦水、拦沙,河狸坝消失导致河流的下游含沙量增加,流速加快,调节径流能力减弱,进而下游的枯水期会延长。河狸坝对河流的年径流量基本没影响。故选D。(2020·山东章丘四中月考)珠峰自然保护区观测资料显示,该地区冰湖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超过1000个。黑碳是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吸光性物质,观测发现,冰湖数量增加与黑碳物质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图示意珠峰自然保护区1961~2018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变化。据此完成3~4题。3.近年来,珠峰自然保护区内冰湖数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增加B.大气温度升高C.植被覆盖率增加D.地下水补给增多4.目前珠峰地区的黑碳等大气污染物输入不断增多,推测其主要来源地是()A.南亚地区B.中亚地区C.西亚地区D.我国西北地区答案3.B4.A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近年来,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气温波动上升,由于气温升高,冰川融水增多,珠峰自然保护区内冰湖数量不断增加,B正确。读图可知,大气降水呈波动状态,总体降水并没有增加,A错误。材料没有植被覆盖率增加和地下水补给增多的相关信息,C、D错误。第4题,南亚地区距离珠峰地区较近,而且南亚地区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会将南亚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带到珠峰地区,A正确。中亚地区、西亚地区和我国西北地区距离珠峰地区都较远,而且有山地、高原阻挡,带来的污染物少,B、C、D错误。近年来,安徽省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不断降低。图1示意“1995~2009年安徽省碳排放量与GDP变化”,图2示意“19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