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专项练(四)读“沙丘示意图”,完成1~2题。1.上图能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A.aB.bC.cD.d2.若想植树造林固定移动沙丘,造林地带应在()①沙丘陡坡一侧②沙丘缓坡一侧③沙丘移动的前方④沙丘移动的后方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A2.A解析第1题,移动沙丘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风吹沙堆,扬起缓坡的沙,在陡坡堆积,故堆积的沙层基本上与陡坡平行。故A正确。第2题,植树造林主要是阻挡沙丘向前移动,故造林地带应在沙丘移动的前方,即陡坡一侧。读下图,回答3~5题。3.下列关于甲处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流水沉积形成的B.是溶蚀洼地C.属于地下喀斯特地貌D.地形平坦开阔4.根据因地制宜原则,甲地适宜发展()A.水稻种植B.小麦种植C.放牧D.植树造林5.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业的地点是()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答案3.B4.A5.C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网和等高线分布情况,可以判断图示范围是喀斯特地貌区;甲地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且海拔比周围低,在众多山峰之间,是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选B。第4题,溶蚀洼地是喀斯特地貌区难得的平坦土地,结合其地理位置可知,甲地是发展水稻种植的理想区域,选A。第5题,水产品养殖业需要水域,水域位于地势低洼处,图中乙、丙两地等高线封闭,有示坡线显示是中心部位低,四周高,适宜发展水产品养殖业,丁地是山峰,甲处地形平坦,不适宜水产品养殖,选C。(2020·四川遂宁检测)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形成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位于我国不同地区的几座“天生桥”。几座“桥”均是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读图回答6~7题。6.四座“天生桥”中,所在地区气候最干旱的是()A.①B.②C.③D.④7.喀斯特溶蚀桥形成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流水C.冰川D.海浪答案6.D7.B解析第6题,四座“天生桥”中,所在地区气候最干旱的是④风蚀桥,在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侵蚀为主。①是黄土桥,位于半湿润地区,不是最干旱。②是海蚀桥,环境湿润。③是喀斯特溶蚀桥,位于湿润地区。第7题,喀斯特溶蚀桥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溶蚀作用。风力是干旱区的主要外力。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海浪侵蚀形成海蚀地貌。某同学利用手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进行乡土地理观察,他乘车到某一村落,下车后举目所见尽是水田,沟渠纵横。读图回答8~9题。8.图中由甲—乙—丙—丁—戊—庚—辛—壬—癸—甲连线所围成的区域属于()A.三角洲B.湖积平原C.“V”形河谷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