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与水的运动第11讲水循环和陆地水体课标与教材: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必修第一册:3.1][选择性必修1:4.3]。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选择性必修1:4.1]。四层·考查内容两年·命题统计[必备知识]水循环;水平衡;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河流补给类型;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关键能力]综合分析、比较三类水循环的差异,河流特征与差异,判读、描述河流流量变化过程;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学科素养]能够从区域空间位置的视角,对典型区域的水循环类型、环节进行认知;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河流的补给特征[核心价值]能够从“人对地的影响”视角认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人类活动对陆地水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2020年]天津卷第2、3、18(3)题;山东卷第9、10题;海南卷第16题;上海卷第9题[2021年]北京卷第16(1)题;上海卷第22题;6月浙江卷第28(1)题;1月浙江卷第22题、26(1)题……一、水循环1.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1)概念: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水循环的类型及过程类型字母主要环节海陆间循环B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陆地内循环A①蒸发、③降水、⑦植物蒸腾海上内循环C①蒸发、③降水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2)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成为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对全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二、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1.陆地水体(1)组成(2)制约因素陆地水体的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制约因素特征气候湿润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高海拔、高纬度地冰川发育区地势较低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断陷凹地可形成较大湖泊(3)影响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1)河流与湖泊项目内容湖泊水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洪水期蓄积洪水,枯水期补给河流人工湖泊(水库)可人为调节河流径流山地的湖泊可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内流区河流许多河流最终注入湖泊(2)河流与地下水(3)河流与冰川、积雪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河流的重要补给,补给水量随着气温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