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4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榆次一中数学教研组返回至目录学习目标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概念.(数学抽象)2.了解充分条件与判定定理,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充要条件与性质定理的关系.(逻辑推理)3.能通过充分性、必要性解决简单的问题.(逻辑推理)自主预习·悟新知合作探究·提素养随堂检测·精评价返回至目录1.初中我们学过的命题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判断一件事的语句.2.命题的常用形式是什么?[答案]数学中的命题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预学忆思自主预习·悟新知YUCINO.1MIDDLESCHOOL返回至目录3.何为真命题?何为假命题?[答案]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为真命题,结论不能保证一定成立的为假命题.[答案]充分条件.[答案]不充分条件.返回至目录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自学检测返回至目录BCD必要充要返回至目录探究1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情境设置合作探究·提素养YUCINO.1MIDDLESCHOOL返回至目录[答案]一定.[答案]不一定.[答案]充分条件.返回至目录新知生成1.命题的概念及结构(1)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作_______.判断为真的语句是_________,判断为假的语句是_________.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真命题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返回至目录特别提醒:返回至目录(1)所谓充分,就是说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的.“有之必成立,无之未必不成立”.2.对充分条件的理解返回至目录新知运用一、必要条件(1)若一个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则这个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返回至目录方法总结必要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返回至目录二、充分条件返回至目录返回至目录方法总结充分条件的两种判断方法(1)定义法:返回至目录必要充分巩固训练返回至目录探究2充要条件老张邀请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吃饭,时间到了,只有张三、李四准时赴约,王五因事不能到场,老张说:“该来的没有来.”张三听了脸色一沉,起来一声不吭地走了.老张愣了片刻,又道了句:“不该走的又走了.”李四听了大怒,拂袖而去.问题1:.张三为什么走了?[答案]“该来的没有来”的等价命题是“来了的都不该来”,张三觉得自己是不该来的.情境设置返回至目录问题2:.李四为什么走了?[答案]“不该走的又走了”的等价命题是“没走的应该走”,李四觉得自己是应该走的.返回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