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地球的圈层结构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掌握地震波的分类和不同特征2.能说出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及根据它们划分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以及每一圈层的特征3.掌握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其特征知识点0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一)地震波1,地震波可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3,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4,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二)不连续面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在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波速突然变化的面叫不连续面。2,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在这个不连续面下,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叫莫霍界面;另一个在地下约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界面。以这两个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外。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有高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4,地幔从莫霍界面直至古登堡界面,占地球总体积的80%。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的上部存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在一个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科学家推断,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板块的运动与之相关。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5,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内核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即学即练1】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以东130千米的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引发最高达10米的大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答案】D【详解】海洋地壳的厚度相对大陆地壳较薄,一般为5-10千米,故此题D正确。知识点02地球的外部圈层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2、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使得地球上的温度变化和缓,同时提供了生物生存必须的氧气。大气圈中的各种天气现象与人类息息相关。3、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其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