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选必3)2.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1.通过阅读课本、读图,说出我国粮食安全的内涵,归纳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3.结合材料,分析我国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及我国耕地保障。1.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2.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3.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4.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手段。5.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6.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7.我国不同区域中低产田的主要问题与质量提升的重点任务。知识点01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四个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2.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因素粮食总产量是耕地面积与单位耕地面积产量的乘积,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热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时空配置有关。3.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特征(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目标导航知识精讲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①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优质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②北方地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较低的耕地。③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回答1—2题。1.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A.华北平原B.东北区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2.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知识点02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不同时期国内粮食生产的状况(1)1949—2015年:粮食产量增加速度约为人口增加速度的2.2倍,粮食安全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2)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