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气候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2.运用相关资料图,学会判读气候类型。3.结合资料,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一、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二、气候与自然景观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水热条件组合→不同自然景观。判断1.热带沙漠气候区一般形成荒漠景观。(√)2.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般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探究点一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1.亚欧大陆40°~55°东西两岸的气候类型是否相同?试分析成因。答案亚欧大陆40°~55°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形成的;亚欧大陆40°~55°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由于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2.气候的形成除受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试以东非高原为例分析说明。答案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气对流运动较弱,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对气候影响的表现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低气压带控制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干燥;西风带控制多雨,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控制干燥;海风(向岸风)控制多雨,陆风(离岸风)控制少雨;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增温,反之降温季风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冬季风控制低温少雨或寒冷干燥下垫面海陆分布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地形山地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洋流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1)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温度较低,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