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绪论⒈新闻写作:把采访中搜集的材料、信息、通过文字写作制成一定体裁的新闻作品的过程。⒉新闻写作与采访的辨证关系。新闻写作必须以采访为基础和前提,采访决定写作,未经采访无从写作。具体表现为:⑴只有认识事实,才能反应事实,而认识事实的任务基本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完成。⑵抓住新闻就是抓住事实,写新闻就是写事实,新闻写作有赖于对事实的采访。⑶采访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新闻写作的深度与广度。⑷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于内容,写作的体裁和篇幅以及如何表达等,都要依据采访所获得的事实来决定。新闻写作同时可以反过来作用于新闻采访。一个记者掌握了新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反过来可以指导他的采访活动,有利于增强他的采访意识与提高采访能力。因为他熟悉新闻写作的各种体裁,了解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判断哪些素材对写作有用,从而提高了采访的针对性和采访效率。总之,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表现,既要深入采访也要讲究写作,二者不可偏废。⒊记者的5个根底,6个作风:⑴理论路线根底、政策法律纪律根底、群众根底、知识根底和业务根底。⑵敬业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清政廉洁的作风、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勇于创新的作风。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原则⒈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应客观事实的原貌。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是新闻传媒必须遵循的原则。⒉真实性的要求:⑴浅层面的要求是新闻报道的客观事实必须真实准确。①确有其事。②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准确。③新闻中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真实准确。④新闻所反应事实的环境、过程、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必须真实。⑤新闻中涉及人物的心里活动、思想认识必须是当事人所述。⑵深层面的要求是新闻报道的分析和整体概括必须符合客观实际。①现实真实和本质真实要辨证统一。②微观真实和宏观真实要有机结合。③新闻报道要多层次真实。⒊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⑴体制性失实:由于某种价值观对新闻报道强烈作用而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⑵经济性失实:由于金钱等经济利益对新闻报道强烈作用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⒋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业务性失实)⑴故意失实:媒体或新闻报道者事先明知所报道的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具有虚假成分,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有意为之所导致的新闻报道失实。⑵非故意失实:新闻报道者并无故意造成新闻失实的动机,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未能按照客观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