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计算考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1500m,乙点海拔为500m。(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与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1000m。2.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的各点的连线。(2)基本地形部位图中字母地形等高线特点A山峰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B山谷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C山脊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D陡崖等高线重合E鞍部两个山峰或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F盆地(洼地)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3.等高线地形图的一般特点(1)同线等高。(2)同图等距(等高距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3)密陡疏缓(图中坡度甲<乙)。(4)凸高为谷。(5)凸低为脊。(6)重叠为崖。思考等高线地形图上0m等高线一定是海岸线吗?说明理由。答案不一定。在沿海地区,海岸线通常就是0m等高线;大陆内部也有低于海平面的盆地存在,所以内陆的0m等高线不是海岸线。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读图五方面读图内容分析、解决问题读数值范围①区域地势起伏大小。②海拔最大值、最小值判读区域地形特征,判断坡向(迎风坡、背风坡、阳坡、阴坡)读延伸方向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读疏密程度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②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①农业:陡坡发展水土保持林,缓坡修梯田。②工程建设:为了使道路平坦,公路尽量沿等高线修建,“之”字形道路也是为了降低坡度读弯曲状况①山脊:凸向低处。②山谷:凸向高处。③鞍部:两山峰或山谷之间的结合部①判断河流流向: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②判读等温线的变化:山谷地势低,气温较两侧高,等温线凸向温度低的方向;山脊相反读局部闭合①山顶、山峰:中间高四周低。②盆地、洼地:四周高中间低。③表示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局部海拔大小、高度范围或高差等2.等高线图中五大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等高线特征海拔地表起伏程度高原中间疏,四周密500m以上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山地密集500m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丘陵稀疏200~500m坡度平缓,起伏和缓盆地中间疏,四周密没有一定标准中间低、四周高平原稀疏,较为平直200m以下平坦广阔(2020·山东地理)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