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乙卷江西省地理高级教师邓春波稳中求进稳中有新内容丰满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题的内容与形式、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等,基本延续了近年来的特点,稳重大气;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试题服务选才的功能;试题稳中求进、稳中有新、内容丰满,既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又科学地表达了高考评价体系的精髓。■高考命题新动向情境构建紧跟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热点1—3题以新疆棉花生产推广使用无人机为背景,用无人机技术给新疆农业带来的变革这一热点问题,考查了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影响,反映了对农业生产活动这一主干基础知识的关注,是立足教材但超越教材的考查,同时也紧跟时事热点“新疆棉花生产”。再如第43题,考查了区域旅游开发模式在促进当地居民摆脱贫困中的作用,反映了“脱贫攻坚”这一热点问题。多层次呈现学科特色,思维脉络清晰7—8题、9—11题为自然地理试题,考查了相对湿度、气候变化、自然带等学科知识,突出了基础性,又考查了考生的综合思维。如第11题,需要考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综合分析地理事物:时间上,极地苔原带的特有种在第四纪冰期扩大到较低纬度;空间上,祁连山的位置要低于阿尔泰山—阴山一线,突出了综合性。第37题以巢湖地区圩田的时空变化材料为背景,设置的四个问题逻辑清晰,思维层次循序渐进,呈现出地理学科的独有特色。持续关注人地关系案例创新第37题第4问,从人地协调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探讨“退圩还湿地”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体现了地理原理对人类活动等的指导意义。第43题以云南元阳阿者科村的人地关系为出发点,创新探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考点题型新变化题型结构稳中有变,问题设计灵活2021年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选择题和最近几年的试题设置相似,先人文后自然,但情境呈现上出现了变化。4组选择题中只有1组带有统计图,减少了对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表信息能力的考查。非选择题部分也体现了题型结构的“稳”和“变”。第36题的4个设问以人文地理为主;第37题的4个设问考查了自然地理和人地关系,命题框架和原则基本没有变化。而问题设计上的变化也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对地理学科的要求。无论是对工业区位因素选择、城市热岛效应等基本原理与地理要素内在联系的考查,还是对流域开发利用的实际问题等的考查,都一如既往地体现了地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