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程标准课标解读结合实例,说明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条件,分析区域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培养区域认知核心素养。2.结合具体案例,运用综合思维分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理解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知识点01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1.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条件举例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优越,但区域发展水平却不高南亚的孟加拉国,位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但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较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然能够发展的很好日本,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知识拓展】日本是自然条件较差的国家,但其具有优越的海运条件,加上其采取开放的政策,该国可从其他区域输入资源,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进行加工制造输出产品,使该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2.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以我国都江堰水利工程为例分析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结构原理及作用宝瓶口当时的人们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在玉垒山凿出了形状酷似瓶口的山口,故取名“宝瓶口”。目标导航知识精讲鱼嘴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人们用竹、木、卵石等材料,在岷江的工心就分水堰,形如鱼嘴。鱼嘴分水堤将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宽而浅;东边为窄而深的内江,流入宝瓶口。内外江的水量四六分水:水位较低时,60%的江水流入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而当水位较高时,大部分江水从外江排走,自动分配。飞沙堰飞沙堰位子鱼嘴分水堤与离堆之间,其有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携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都江堰整体性功能“深淘滩,低做瑶”是千百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作用3.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即学即练1】(2021·河南·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不丹是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内陆山国,森林覆盖率达72%,经济水平较低,却是全球“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将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置于经济发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