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案例:华为组织结构的演变华为成立30多年以来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和战略的不断调整,其组织结构也经历了多次演化和变革。1、直线职能制组织架构(1987~1995年)华为创业初期的组织结构非常简单。直到1991年,公司才20多个人,采用了非常简单的、中小企业普遍采用的扁平组织结构,所有员工都是直接向任正非汇报。到1992年,华为销售规模突破亿元大关,员工人数达到了200人左右。组织结构也开始转变为直线职能制,除了有生产和销售部门,也有了支撑流程部门,如财务、行政管理等部门。华为在这一时期,产品还是聚焦于单一产品的持续开发与生产,销售上还是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低价策略。其组织结构不需要复杂,权力却需要集中,以便能快速统一调配资源参与市场竞争,并快速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以采取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是和公司当期的战略发展相匹配的。2、矩阵式组织架构(1995~2003年)到1995年,华为的销售规模已经达到15亿元,员工数量也达到800人。到了2000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200亿元,这几年的时间,华为基本上都是以100%的速度在增长。华为在这段时期,逐渐地从集中化战略转向横向一体化战略,从单一研发、生产、销售程控交换机产品,逐渐进入到移动通信、传输等多类产品领域,战略也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从而成为一个能提供通信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由聚焦国内市场向同时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转变。由此,华为开始进行组织结构的调整,从划小经营单位开始,建立了事业部与地区部相结合的二维矩阵式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极大促进了华为的战略转变和成功实施。由于事业部制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统一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极大调动了华为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使得子公司内部的高层领导者摆脱了日常事务,集中精力去考虑宏观战略。同时还锻炼和培养了本事业部的综合管理人才。而华为地区公司的建立为华为开启了新的销售渠道,极大节约了华为的综合成本,也使得华为的组织结构向矩阵式跨国集团化迈进了一大步。3、产品事业部矩阵制组织架构(2004~2012年)时间来到2004年,华为基本上每年仍然以超过40%的速度在增长。到了2012年,其销售额已经超过两千亿,达到了2202亿人民币,员工人数也从2004年的3万人,到了2012年的13.8万人。公司也完全成为了一家跨国化的大企业,其海外销售占比已经超过70%。同时,华为也于2010年,在销售规模达到1853亿元人民币(美元计238亿),首次进入全球500强企业,排名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