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的概念二、决策的分类三、决策的基本程序四、短期经营决策的内容(一)生产决策(二)定价决策(三)存货决策(一)生产决策(二)定价决策(三)存货决策一、成本无差别点法所谓成本无差别点,又称成本平衡点或成本分界点,即各备选方案预期成本总额相等的业务量。其基本公式为: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两方案相关固定成本之差\两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若令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X0,A方案固定成本为a1,单位变动成本为b1;B方案固定成本为a2,单位变动成本为b2,且满足a1>a2,b1<b2,则有:X0=(a1-a2)\(b1-b2)若业务量大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A方案优于B方案;当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B方案优于A方案;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二、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是通过两个方案之间预期成本与预期收入之差,衡量决策方案的优劣。两个方案之间的预期成本之差,即为差量成本;两个方案的预期收入之差,即为差量收入。通过计算得出的两个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之差称为差量损益。在比较方案时,如果差量损益大于零,表明前一备选方案优于后一备选方案;反之,则表明后一备选方案优于前一备选方案。相关损益分析法:在进行短期经营决策时,以相关损益指标作为决策评价指标的一种方法相关成本分析法: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当各备选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为零时,通过比较各方案的相关成本指标,作出方案选择的一种方法【例7-2】丰泽公司计划生产A产品,或生产B产品。A、B两种产品预期的销售单价、销售数量和单位变动成本资料如下表7-6:项目AB预期的销售数量200100预期的销售单价3250单位变动成本1524根据以上资料,作出生产哪种产品对企业较为有利的决策。首先,计算制造A产品与制造B产品的差量成本差量成本=(15×200)—(24×100)=600(元)再次,计算制造A产品与制造B产品的差量收入。差量收入=(32×200)—(50×100)=1400(元)最后,计算差量损益。差量收益=1400—600=800(元)所以,生产A产品对企业有利。三、边际贡献分析法通过比较产品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分析方法,称为“边际贡献分析法”。能提供最大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或最大的单位生产能力剩余边际贡献的产品生产方案为最佳方案能提供最大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或最大的单位生产能力剩余边际贡献的产品生产方案为最佳方案【例7-3】丰泽公司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是40000个机器小时,现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