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财务分析与评价8.3企业综合绩效分析与评价8.2主要财务指标及分析8.1财务分析概述本单元目录案例导入:银广夏财务造假案银广夏公司全称为广夏(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上市的银广夏公司,上市之初主要从事软磁盘生产的单一行业。然而至2000年发展为有40个参股、控股子公司,行业涉及牙膏、水泥、海洋产物、白酒、牛黄、生物制品、房地产、文化等综合产业集团。至2001年银广厦的总市值排在深圳和上海两市的第三位,曾被多家媒体与机构、中小投资者极度看好,因其诱人的前景有“中国第一蓝筹股””之称。然而2001年8月《财经》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银广夏的陷阱》,自此情况急转直下。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对银广夏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公司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从原料购进到生产、销售、出口等环节,公司伪造了全部单据,包括销售合同和发票、银行票据、海关出口报关单和所得税免税文件。整个事情--从大宗萃取产品出口到银广夏利润猛增到股价离谱上涨--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2001年9月后,因涉及银广夏利润造假案,深圳中天勤这家审计最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上已经解体。财政部亦于9月初宣布,拟吊销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的资格;吊销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同时,将追究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的责任。银广夏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然而银广夏的造假事先并不是没有蛛丝马迹,一位基金经理说:“(银广夏的业绩)好虽好,但不符合常识。”在各个证券网站上也进行着观点泾渭分明的超级大讨论。著名的证券专业聊天室“和讯大家谈”里,关于银广夏的帖子数以千计,质疑者和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在那里可以找到各种传言。而有人通过财务分析发现事实上银广厦的资产运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为46.1%、26.1%、32.6%。此指标主要用于反映资产的使用效率,以2000年的32.6%为例,其总资产用3.07年才可通过收入周转一次。这一周转率水平在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中比较处于中下流水平。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水平较低,资产的使用效率较低,说明公司在资产的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公司优良的业绩相比较,不对称。这种总资产周转率较低与其收益水平不相配的异常性,应当引起财务分析人员的警觉,而若对其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也会发现其原来是一个经营获现和投资获现能力极差的公司。8.1.1财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