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第二部分教材内容框架《会计》教材共计30章,主要包括五个层面的内容:(一)会计基本理论(第1章、第29章)本部分涉及教材第1章及第29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29章是2015年新增章节,并于2016年进行重新调整,主要讲解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CASNo.39)。会计基本理论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很小,但是年年必考选择题,在学习中还要予以重视。该内容是学习和理解各章内容的基石,各章内容又是该部分内容的具体运用和延伸。对于其中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学习后面具体章节之前,往往很难做到深入理解,初次学习时可先做到基本了解,后期复习时再结合每章业务深入理解。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主要应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理解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原则,掌握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计量属性的含义及其运用。尤其注意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相关概念及其应用。(二)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第3~9章、第14~16章、第26章)本部分涉及教材第3~9章、第14~16章、第26章的内容,主要讲解各具体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方法。本部分内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经常和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相结合,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本部分属于基础性章节,除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外,其他内容学起来难度不大。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应特别注意理解每一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应注意把握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初始计量金额的确定、后续计量及有关会计事项的账务处理等内容,并重点关注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负债、收入和利润的确认与计量问题。(三)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第2章、第10~13章、第17~22章、第24、25章)本部分涉及教材第2章、第10~13章、第17~22章、第24、25章的内容,主要讲解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及其变更、职工薪酬、借款费用、股份支付、或有事项、政府补助、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外币折算、租赁、日后事项、持有待售等特殊业务和事项的会计处理问题。本部分内容是整个会计课程的重点,在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通常和第二、第四部分的内容相结合出现在主观题中。本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生在平时学习时应先将各个知识点逐个突破,然后再有侧重点地做一些综合演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在学习本部分内容时,考生应重点掌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所得税、政府补助、持有待售等业务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