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例:中华老字号的电子商务之路生存危机有着352年历史的北京“王麻子”剪刀在2003年破产,至今仍让人唏嘘不已。“王麻子”只是过去几年消失的众多中华老字号之一。中国品牌研究院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中华老字号企业约有16000家。但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全国尚存2000家。其中,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效益好的只有约10%。电商机遇与老字号的生存危机相对应的是,电子商务产业连续几年以40%的年均增长率发展。来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利用率突破60%,当年电子商务交易总额5.88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各类电子商务供应商15万家,年产值1200亿元。有盈利能力的行业B2B网站达1700多家。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不少老字号开始上网求存。“五芳斋”、“张小泉”、“三珍斋”、“稻香村”、“回力”、“百雀羚”、“方回春堂”等老字号纷纷进军电子商务,扩大销售渠道。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端午节前一周,“五芳斋”在天猫商城的粽子销量每天都在1万单以上。“这样的情况并不意外。过去两年的端午节,我们在天猫上的销售都不逊于这个数字。”该负责人介绍,五芳斋官方旗舰店于2009年3月创立,短短3年,年销售额就从最初的200多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2000多万元。“我们从2010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当时是在天猫上开了官方旗舰店,主要销售中药饮片和中药成品。”杭州同德堂国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昨日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主要负责杭州老字号“方回春堂”在网上的销售。在此之前,“方回春堂”独有的茶方、膏方仅限于杭州地区销售。通过两年多的网上经营,其旗下多款产品已经行销全国。在“方回春堂”的网店内,可以看到,龟苓膏、西洋参片、枸杞等产品的近期销量都在1万单以上。很多消费者认为,虽然市面上有不少中医药馆,但老字号毕竟更信得过。引例分析老字号为什么会面临生存危机?需要如何应对?老字号破产的原因很多,除经营体制、产品与技术落后等因素外,品牌意识淡漠、营销推广乏力,常常是老字号不能在新经济环境下保持发展的重要原因。不少老字号过分依赖历史积淀的口碑和品牌力,忽视了新商业环境下的营销与推广。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电子商务及网络贸易飞速发展,传统企业必须要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电子商务的实践与应用,发挥老字号信誉佳口碑好的优势,研发新品,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