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经济第03讲可撤销、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五)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1.类型(21考查)类型解析(1)重大误解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产生主观错误认识,从而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2)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就明显违反公平原则一方欺诈、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胁迫法律行为(3)欺诈、①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4)胁迫第三方欺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诈、胁迫②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举例】齐某扮成建筑工人模样,在工地旁摆放一尊廉价购得的旧石雕,冒充新挖出文物等待买主。甲曾以5万元从齐某处买过一尊同款石雕,发现被骗后正在和齐某交涉时,乙过来询问。甲有意让乙也上当,以便要回被骗款项,未等齐某开口便对乙说:“我之前从他这买了一个石雕,转手就赚了,这个你不要我就要了。”乙信以为真,以5000元买下石雕。乙是否可以主张撤销该行为?向谁主张?『正确答案』乙可以主张撤销;向出卖人齐某主张。【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合同的是()。A.8岁的丁用自己的压岁钱购买价值20元的笔记本的合同B.戊与己订立的付费代孕的合同C.甲胁迫乙,乙被迫与丙订立的合同D.庚受他人欺骗与辛订立的合同,辛对此并不知情『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选项A,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相符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选项B,代孕违背公序良俗,合同无效;选项C,第三方胁迫可撤销;选项D,第三方欺诈,对方不知情,合同不可撤销;所以选项C正确。2.法律后果——可撤销撤销权的主体并非所有当事人都享有撤销权,一般为意思表示不真实一方,如显失公平行为中受损害的一方、被欺诈或被胁迫的一方撤销权的行使期限(除斥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①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90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②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③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撤销的后果一旦被撤销,行为自始无效,与无效行为的后果一样:返还财产、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