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六年级语文(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2015.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5题。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2.请认真做题,做到全卷书写工整、美观,用最漂亮的书写习惯成就自己美好人生。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4分)一、默写(8分)1.南山新长凤凰雏,。(《赠外孙》)2.,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3.?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4.《山川之美》中描写山高水清的句子是:,。二、根据要求,完成5-7题。(6分)5.根据要求完成练习。(2分)⑴本学期我积累了不少词语,如意为“众人都在注视监督”的词语是:。⑵本学期我阅读了多部小说,如,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等。6.现在,一些广告词乱改成语,像“一网情深”“鸡不可失”……我们来帮它们改改吧。(2分)正确的书写应该是:7.为了让好朋友小A喜欢阅读,我激励他的一句格言是:。(2分)第二部分阅读(46分)一、文言文(14分)㈠阅读下文,完成8—10题。(6分)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义。(2分)序号例词词义例句1使派,让,指使齐宣王使人吹竽2为⑴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3说⑵宣王说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廪食以数百人。10.本故事就是成语的出处,它的寓意是。(2分)㈡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8分)农妇与鹜昔皖南有一农妇A,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B。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C,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D,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注释】①皖(wǎn)南:安徽长江以南地区。②鹜(wù):野鸭子。11.与“熟视之”中“之”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2分)A妇就之B妇奉之归C治之旬日D盖创鹜之报也1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从前安徽南部有一个农妇。B.(农妇)怀疑它是受伤了。C.有几十只野鸭子来农妇园里栖息。D.农妇不忍心到集市上去。13.直接体现农妇精心救治鹜的句子是“”。(2分)(用原文语言回答)14.本故事给你的启示是。(2分)二、现代文(32分)㈠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6分)松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