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本章主要内容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商业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方程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与LM曲线的移动我国的金融体系与金融改革6.1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6.1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货币流通速度真的不变吗?图6.11990-2012年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及年增长率数据来源:用《中国统计年鉴2013》生产法名义GDP除以M2得到V。从右图,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从1990年的1.22一路下降到2012年的0.53,货币使用效率非常低。此外每年会平均下降3%左右,2007年提高了约6%,2009年下降了15%,变动幅度很大。这都说明传统货币数量论关于“短期内V和k相对稳定”的假定条件是不成立的,因而他们得到的“货币数量变化在短期只影响价格不影响产出”的结论也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在2007~2009年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V的变化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6.1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6.1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凯恩斯将储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类:货币和债券。货币资产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不会带来任何收益,假设货币的实际收益率为零。其他“非货币的金融资产”统称为债券,债券的流动性不如货币,但利率为正。凯恩斯认为,如果经济中的利率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人们就非常愿意持有货币。这是因为货币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持有货币一方面可以为日常交易提供便利,同时人们可以持币等待,一旦利率上升可以进行更好的债券投资。这就是凯恩斯所说的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6.1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实际货币需求与收入呈正比,与利率水平呈反比解释大萧条中的货币流通:当利率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需求可以如此之大,以至于不管政府发行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持有,也就是出现了所谓的“流动性陷阱(LiquidityTrap)”),(iYfPMd图6.2货币需求曲线与“流动性陷阱”6.1货币需求理论:从古典到凯恩斯i6.2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图6.3货币供给过程货币市场中的活动主体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中央银行(centralbank)、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和社会公众(public)6.2货币供给过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MonetaryBase)”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储备货币)分为货币发行和金融机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