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71第10章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本章学习目标1、掌握农业劳动力市场概念与理论;2、学习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相关政策目标与政策依据;3、了解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沿革。25/1/272本章结构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第二节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目标及工具第三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沿革第四节我国劳动力转移政策的评价第五节进一步导读25/1/273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农业劳动力及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户籍制度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25/1/274户籍制度是我国政府对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人口管理制度狭义和广义传统上,我国户籍可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个基本类型。25/1/275农业劳动力按我国目前劳动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本文所指的“农业劳动力”,是指所有年龄满16岁,男59岁以下,女54岁以下的农村户籍劳动力。25/1/276农业劳动力转移实质是经济要素在空间重新配置的过程“三个转移”:①身份的转移②职业的转移③空间的转移25/1/277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国家机关、政党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实现农业劳动力身份、职业和空间转移的目标而做出的政治行为,并为此而采取的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数据链接25/1/278第一节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摸型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新劳动力迁移理论25/1/279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摸型刘易斯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代表先进生产率的工业部门和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由于工业部门位居主导地位,随着资本积累扩大实现自我发展,并吸引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进而推动了经济的整体快速发展。25/1/2710费景汉和拉尼斯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模型修正了刘易斯模型,强调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性,给予农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地位,指出工业和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中的重要性,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的存量增长等。25/1/2711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农业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业部门迁移是根据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决定的。农业劳动力这种取向主要依据两个方面情况:一是城乡实际的工资差距,这在发展中国家十分普遍;二是农业劳动力在城市能够寻找到就业岗位概率。25/1/2712新劳动力迁移理论该理论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