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题17.3第1课时实数的分类内容分析(复习课时才用)本节内容主要是在学生学习了平方根以后,接触了如“”与“π”等具体的无理数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揭示出中像,π等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存在,从而引入了无理数的概念,使学生把数的概念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对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是同学们进一步学习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实数是中考的基本考点之一,题型不仅限于填空题、选择题为主,特别是应用性问题已经出现.本节重点是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难点是对无理数的认识.本节常见的易混点是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分辨不清,误认为带根号的数就是无理数.本节常见的易错点是在实数分类时,往往将有理数当作无理数,无理数当成有理数,学生常常因无理数概念不不清,而产生错误.学习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2.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及其分类.难点:对无理数的认识.学习过程一.学习准备1.知识准备:①什么叫有理数?②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即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③其中无理数就是.2.情绪准备: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它的对角线长是多少米呢?答案:1.①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②实数实数.③无限部循环的小数.2.我们可以设这个对角线长为x,则12+12=x2,问题归结为求x.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开方运算来解决.二.阅读感知本节内容安排了三个层次:1.无理数的概念:形如这样的数是有理数吗?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助计算器得到=1.414213562373……,它不是有限小数,它们都是无理数.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无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吗?通过计算器操作探究“”的是什么样的数,通过与有理数比较分析,推出只能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无理数;再进一步进行计算器计算,探究是否存在其他的无理数.举3,,π为例,说明无理数普遍存在.动手操作和问题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的现实意义,并认识到用已有的有理数不能帮助学生体验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同时在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无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2.无理数的运用:根据实例探究问题:正方形的边长为1米,它的对角线长是多少米呢?师生共同探究后,得出下面的结论:求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就是求数2的开方根的运算.这一阶段,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