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主体•公共关系部的设置与作用•公共关系公司及其选聘第2章知识结构与要点社会组织与公共关系社会组织特征与类型良好公共关系的准则谋求共同利益原则承担社会责任原则公开事实真相原则公关部设置原则与一般模式组织地位内部结构人才构成职责与任务优势与不足公关公司类型与业务优势与不足选择与聘用关键名词社会组织;营利性组织;非营利组织;谋求共同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公开事实真相;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学》第2章23问题与思考1.怎样理解“社会组织是公共关系的主体”?2.营利性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公共关系有何异同?3.“谋求共同利益”、“承担社会责任”和“公开事实真相”等原则的内涵与相互关系。4.试举例分析,怎样与公众实现“谋求共同利益”?5.如何理解社会责任三个层次及联系,应当如何做好“承担社会责任”?6.公共关系工作应当怎样“公开事实真相”?7.怎样明确组织内部公共关系机构的职责和一般任务?8.如何选择和聘请外部公共关系公司为组织服务?《公共关系学》第2章42.1社会组织是公关主体•社会组织的特征•社会组织的分类•公共关系的准则《公共关系学》第2章52.1.1社会组织的特征与分类公关是一种组织行为和举动。一个组织要与外界进行各种的能量交换。公众环境是一个组织必须面对、联系和交往的重要环境之一。狭义的“社会组织”,专指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有明确的组织目的;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有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与制度化的结构;具有普遍化的行动规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公共关系学》第2章6依据社会组织的目标分类互利性组织——成员是组织目标的主要受益者。商业性组织——首要受益者是所有者。直接从事生产、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等,产生的价值可用货币表现。服务性组织——第一受益人是与该组织直接接触的特定人群,为他们提供专业性服务。不同于营利性组织,重点在如何为受益者提供最好的照顾,关注的是受服务者的利益问题。公益性组织——其对象包括该组织的直接接触者,也包括与其没有接触的广泛人群。一般的公众也都是它们的受益者。《公共关系学》第2章7依据社会组织的性质分类营利性组织即企业,谋求利润是其生存、发展的前提。非营利组织不从事营利性活动的机构、团体,不以创造利润为存在目的。应用公共关系主要是扩大影响,发展队伍,争取公众好感和帮助,获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