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271第6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本章学习目标了解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掌握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内容熟悉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阶段挑战清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思路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态势25/1/272本章结构第一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效第三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缺陷与阶段挑战第四节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五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第六节进一步导读25/1/273第一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发展历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1991年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条第一款25/1/274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形成1949-1956年:合作化推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7-1978年:“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原高级社)、生产队的三级所有制及其演变数据链接集体所有制时期我国农产品增长情况25/1/275为何保留集体所有和统一经营?25/1/276农村改革是群众实践和中央推动的过程土地集体所有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改革方式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农民只想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不奢望所有权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是保留土地集体所有的外部因素统一经营有利于社会化服务和土地承包管理第二节家庭承包经营的优势及成效农村改革的过程就是重新发现家庭经营,让家庭成为微观农业经营主体的过程。直到实行农业合作化,农村中的家庭,从来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农村的生产、交换、积累和消费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1978年以后,包产到户获得快速发展,家庭作为农村经营微观主体的地位才被重新确立。25/1/277家庭经营的优势家庭经营与农业生产的特征相适应家庭经营与当时的农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家庭经营与血缘关系、历史关系相适应知识链接家庭农场的概念及其特征25/1/278恢复家庭经营后取得的成效农作物产出迅速增长粮棉油总产出增加人均粮食占有量增加农户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情况明显改善绝对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快速脱离绝大部分收入用于购买食物的贫困状态相对收入也明显提高,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