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的意见(2023年1月21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精神,按照质量强国建设重要部署,统筹推进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全面提高本市质量总体水平,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时代首都发展为统领,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加快构建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质量供给体系,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质量支撑。(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首都质量供给环境持续优化,质量供给体系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强国首善之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质量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对外开放、增进民生福祉、支撑绿色低碳、助力区域协同的作用充分发挥,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高精尖产业实现质量、能量、体量“三量提升”,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95,建成一批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高。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均高于98%,药品监督抽检合格率高于99%,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高于96%,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满意度明显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形成一批质量卓越的产品品牌、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品牌、产业品牌。——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基础设施系统完整、运行高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实现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质量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充分显现。——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质量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