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春-初三物理1第一讲磁场、原子和星系教师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磁体的基本性质,磁感线和地磁场;2、理解电流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一些基本性质;3、会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4、知道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核子等基本概念;5、了解原子模型的提出和建立的过程,理解行星模型;6、了解地球、月球、太阳、行星和太阳系给人类带来的好处;7、了解银河系和宇宙;过程和方法:1、通过基础实验,体会磁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掌握磁场与电流的关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中物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激发亲近物理、热爱物理并渴望了解物理的情趣;3、关注与物理有关的社会问题。【教学重点】:磁场的方向以及判断;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太阳系的组成。【教学难点】: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原子的核式结构【考点链接】:主题学习内容学习水平说明磁磁场、电流的磁效应B右手螺旋定则原子分子、原子和太阳系A原子核式结构一.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___铁、钴、镍____等物质的性质(吸铁性)。2.磁体①定义:__具有磁性的物质__。②分类:永磁体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3.磁极①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___磁极__。(磁体两端最强中间最弱)②种类: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指南的磁极叫_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_北极(N)。③作用规律:_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__。④说明: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4.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二、磁场17春-初三物理2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__看不见_的特殊物质。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通过电流的效应认识电流也运用了这种方法。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_磁力的_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3.方向规定: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_北极静止时所指的方向。4.磁感应线①定义: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②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③典型磁感线④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