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力与平衡(1)【教学目标】1、掌握力的基本概念。2、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3、熟练运动正交分解。4、可以灵活运用公式和推论。过程和方法:通过思考、分析、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物理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合成分解。2、正交分解。3、力的矢量三角形。【考纲考点】:力和力的平衡形变弹力A互成角度两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B力的分解B共点力的平衡B9.力的合成【知识点的认识】1.合力与分力(1)定义:一个力(F)作用的效果跟几个力(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2)关系:等效替代关系(注意不是物体又多受了一个合力).2.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2)力的合成的依据作用效果相同(等效)(3)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探索)思想:等效代换结论: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力邻边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3.如何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1)二力成一定角度时灵活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如:构造Rt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2)特殊情况:①二力垂直时:运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②二力共线时:转化成代数运算.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两力同向相加,反向相减.4.合力的大小跟二力夹角的变化如图所示,(1)合力的大小随二力夹角增大而减小;(2)范围为:|F1﹣F2|≤F≤F1+F2;(3)注意: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5.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适用条件(1)条件:只适用于共点力(2)共点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若作用在同一点,或作用线交于一点,或延长线交于一点,则称为共点力.共点力可以沿作用线滑移,使作用点重合.(3)非共点力对于受到非共点力的物体,若研究平动,可以将力平移,使成为共点力.6.多个力的合成逐次合成法: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7.三角形定则将一个力平移,使之与另一个力首尾相接,以这两个力为邻边作三角形,连接这两个力的起点与终点的第三边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8.矢量相加的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它们的实质相同(2)矢量与标量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