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概况: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是八十年代问世的一种新型分析仪器,由于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放大率等特点,在细胞水平上能作多种功能测量和分析,成为分析细胞学的重要研究工具;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是在显微镜基础上配置激光光源,扫描装置,共轭聚焦装置和检测系统而形成的新型显微镜;它对活细胞分层扫描后得到光学切片,可进行细胞三维重建。测量分析细胞形态学参数和荧光强度;利用荧光探针标记LSCM可以对细胞内微细结构和离子的动态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定时和定位分析;LSCM可以进行显微手术,细胞分选,细胞胞间通讯和膜的流动性等测量。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泛,将为生物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手段。LSCM的发展简况:1971年美国Davidovits和Egger发明了以激光为光源的透镜扫描系统,1978年Sheppard等推出了载物台扫描装置。1979年有了样品扫描装置,1980年Koestert等介绍了镜扫描系统,1983到1986年,Aslund和Carlsson等介绍了双镜扫描系统和共轭聚焦成象系统。1984年第一台LSCM实用产品问世,十多年来LSCM的应用有了飞速发展。产品主要来自四家公司,德国的Zeiss和Leica公司,日本的Olympus和Nikon公司。LSCM的基本原理普通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卤素灯光源为混合光,光谱范围宽,成象时样品上每个照光点均会受到色差影响以及由照射光引起的散射和衍射的干扰,影响成象质量;LSCM的光源为激光,单色性好,基本消色差,成象聚焦后焦深小,纵向分辨率高,可对样品作不同深度的层扫描和荧光强度测量,不同焦平面的光学切片经三维重建后能得到样品的三维立体结构,这种功能被形象的称为“显微CT”。利用放置在光源后的照明针孔和放置在检测器前的探测针孔实现点照明和点探测,来自光源的光通过照明针孔发射出的光聚焦在样品焦平面的某个点上,该点所发射的荧光成像在探测针孔上,该点以外的任何发射光均被探测针孔阻挡。照明针孔与探测针孔对被照射点或被探测点来说是共轭的,因此被探测点即共焦点,被探测点所在的平面即共焦平面。LSCM的结构特点LSCM由显微镜光学系统,激光光源,扫描装置和检测系统构成,整套仪器由计算机控制,各部件之间的操作切换都可在计算机操作平台界面中方便灵活地进行。显微镜光学系统显微镜是LSCM的主要组件,它关系到系统的成象质量。通常有倒置和正置两种形式,前者在活细胞检测等生物医学应用中使用更广泛。显微镜物镜应选取大数值孔径平场复消色差物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