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电势差教学设计课题电势差单元9学科物理年级高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0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以电势的概念为起点,再次运用类比的方法,把电势差与高度差进行类比引入电势差的概念。同时,得出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在物理学中,特别是在技术应用方面常用到的是电势差的概念,电势差往往比电势更有意义。本节内容的重点是静电力做功公式WAB=qUAB的推导和该公式的具体应用。本节内容的难点是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教学中把地理位置中两点间的高度差与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进行比较,得到高度和电势都具有相对性,与参考点的选取有关,但高度差和电势差却保持不变(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因此,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电势差比电势更方便。等势面可以与地理中的等高线类比,学生接受等势面的概念难度不大。但学生对“等势面一定与电场线垂直”这一结论的理解会有困难,教科书阐述这一问题时又一次运用了反证法。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势差的概念,知道电势差与电势零点的选择无关。(2)掌握两点间电势差的表达公式,知道两点之间电势差的正负号与这两点的电势高低之间的对应关系。(3)知道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之间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4)知道等势面的定义,知道电场线一定垂直于等势面。二、核心素养物理观念: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构建电势差的概念.科学思维:通过理论探究得到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做功与两点间电势差之间的关系,会应用静电力做功的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科学探究: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加工及对新旧知识的类比、概括,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的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综合能力.重点静电力做功公式WAB=qUAB的推导和该公式的具体应用。难点静电力做功公式中正负号的应用与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如图,测量手指和球的高度时,用地面和桌面不同位置作为测量高度的起点,手指和球的高度的数值就不相同,但手指和球的高度差却保持不变。同理,选择不同的位置作为电势零点,电场中某点电势的数值也会改变,但电场中某两点间的电势的差值却保持不变。可见,有时电势的差值比电势更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电势的差值—电势差观察图片并思考运用类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