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土壤的成分一、实验目的让学生经历实验研究土壤成分的探究过程,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土壤是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水、空气、腐殖质和盐分等物质的混合物。知道“借助于工具和科学方法,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活动是可以逐渐深化的”。二、实验作用本实验是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第五单元《腐烂》中“土壤里的物质循环”中的内容。本实验属于生物领域的动手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岩石风化形成的:小颗粒、沙、石头。生物作用形成的:树皮、树枝碎屑、毛发、蛋壳等腐殖质。盐类、空气水分等其他杂物。三、实验原理学生参与野外采集、观察土壤的活动。用眼睛看、手摸、鼻子闻、用水实验、燃烧实验等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综合各种获得信息的方法,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四、实验过程【实验器材】1、野外采集材料:放大镜、小铁铲、塑料袋等。2、课堂实验材料:学生采集的土壤、培养皿、烧杯、放大镜、镊子、筷子、水、三脚架、酒精灯、火柴、铁盖、筛子、白纸等。【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步骤】课外采集:组织学生到校园采集考查土壤,讲解采集考察要求:1、借助工具自上向下逐层观察土壤。2、不要伤害土壤中的小动物。3、随时记录我们的观察发现和问题。4、采集一些土壤装入塑料袋中。课堂实验实验1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土壤,我们能发现什么?观察现象:土壤中有石头、小颗粒、沙子、植物残体、小动物等。实验2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我们能发现什么?观察现象: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来。实验分析:土壤中还有(空气)实验3用玻璃棒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止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观察现象:沉淀后,被子的物质分为三层,上层颗粒较小,下层较大土壤的沉积物分为几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观察现象:分了3层、大颗粒沉降在下面、植物残体浮在上面等。(与重轻有关)实验4把土壤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土壤上方放置一片薄玻璃,观察玻璃片上会出现什么?观察现象:水珠实验分析:土壤中有水分。取走玻璃片继续观察,我们能发现什么?观察现象:土壤变白、闻有焦糊味。实验分析:土壤中含有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实验记录】____________小学实验记录单实验名称观察土壤的成分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肉眼、放大镜观察土壤肉眼:土壤湿润、有捻不碎的小石子、草根和小虫放大镜:小石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