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总结正功与负功正功:动力做工,加快物体的运动。向物体提供能量,受力物体获得了能量。力与位移的夹角范围0≤α<90°,取值W>0负功:阻力做工,阻碍物体的运动。向外输出能量,受力物体失去了能量。力与位移的夹角范围90°<α≤180°,取值W<0零功:力不为零时不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引起能量的变化或转移。力与位移的夹角范围α=90°,取值W=0正功与负功的判定方法:1.看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或者看力与速度之间的夹角2.看物体间是否有能量转化。若有能量转化,则必定有力做功变力做功方法用W=Fl求变力做功:若物体受到的力方向不变,可用W=Fl求变力F所做的功。若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其平均值大小为F=(F1+F2)/2,其中F1是物体初态时受到的力的值,F2是物体末态时受到的力的值用分段法求变力做功:变力做功时,可将整个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然后再求和。当力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运动方向键的夹角为θ时,变力所做的功W=Fscosθ,其中s为路程用图像法求变力做功:画F-l图像,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F做的功。若面积在l轴上方,表示F做正功,若面积在l轴下方,表示F做负功用W=Pt求变力做功:这是一种等效代换的观点,用W=Pt计算功时必须满足变力的功率是恒定的。若功率P是变化的,则用W=Pt计算。若有P-t关系图像,可利用图线与t围成的面积来求与P对应的力所做的功动能定理表达式:W合=Ek1-Ek2内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适用于各种形式的运动,常以地面作为参考总功的计算:1.先由力的合成与分解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F合,然后由W=F合lcosα计算。要求各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并合外力为恒力2.由W=Flcosα计算各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1、W2…Wn,然后将各个外力所做的功求代数和3.外力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在物体初、末状态已知的情况下可从动能变化量来确定合外力做的功动能、动能的变化与动能定理比较: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Ek=1/2mv²动能的变化:物体末状态动能和厨师状态动能差,ΔEk=1/2mv2²-1/2mv1²动能定理: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W合=ΔEk重力势能与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由物体的质量m和所处高度h所决定。表达式Ep=mgh,其正负的意义表示比零势能点的能量状态高或是低。其零势能点习惯取地面,h为相对零势能点的高度。其势能的变化取决于重力做功,Wg=-ΔEp,Wg<0,Ep增大;Wg>0,Ep减小弹性势能:物体因发生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