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导线、电源、复写纸片。2.实验原理(如图所示)3.实验步骤(1)按照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钩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换纸带重复做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4.实验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纸带限位器要与长木板的中心线对齐后再固定在长木板上,使纸带、小车、细绳和定滑轮在一条直线上。(2)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3)先接通电源,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停止运动时及时断开电源。(4)测量长度时要用长刻度尺对齐各计数点,在不移动刻度尺的前提下,读出各计数点对应的刻度值,然后求得各相邻计数点间的长度值,避免测量误差的积累。(5)在坐标纸上画v-t图象时,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使图象分布在坐标平面的大部分面积上。(6)画v-t图象时,不能用折线将坐标系中所描绘的点连接起来,而应该用一条平滑曲线(或直线)来“拟合”坐标系上所描出的点。当曲线不能通过所有点时,应使点均匀分布在曲线两侧。1.数据处理(1)目的通过纸带求解运动的加速度和瞬时速度,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等.(2)方法①分析物体的运动性质——测量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相邻计数点距离之差,看其是否为常数,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1=,a2=,a3=⇒a==③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n==④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x1、x2、x3…xn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2)Δx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里的位移差:Δx1=x2-x1,Δx2=x3-x2….(3)T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n(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n为两计数点间计时点的间隔数).(4)Δx=aT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3.实验误差来源(1)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小车的运动速度,多处摩擦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使用电火花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