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原子核结构(教师版)一、目标要求目标要求重、难点原子核的组成重点原子核的衰变及半衰期重点核力与结合能重难点核反应方程重难点裂变与聚变重点二、知识点解析1.原子核的组成(1)原子核的组成:自卢瑟福发现质子和查德威克发现中子之后,人们对原子核的组成有了如下认知:①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统称为核子,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所有组成该原子核的质子和中子质量和,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因此原子核的质量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称为原子核的质量数,用A表示;②由于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电荷量与核内质子电荷总量相等,所以原子核所带电荷量总是等于质子数的整数倍,这个倍数称为原子核的核电荷数,用Z表示;③原子核常用符号表示,X为元素符号;Z表示原子核的核电荷数,即核内的质子数,也即该种元素的原子序数;A表示原子核的质量数,即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的总和;④自然界中存在相同核电荷数不同质量数的原子核,这类原子核是相同元素但具有不同的中子数,我们把这类元素称为同位素,如与、互为同位素.(2)天然放射现象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之后法国物理学家玛丽·居里从含铀的矿物中发现了两种新的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为纪念她的祖国波兰,她将这两种元素命名为钋(Po)和镭(Ra);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后来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2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2的同位素也能具有放射性;放射性元素能够自发放出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后,科学家们研究了放出的射线的性质.(1)三种射线的性质①探究:如图1所示,利用电场和磁场对三种射线进行分析,得到了图中的结果;②特点射线种类组成速度贯穿本领电离能力α射线高速氦核()流约0.1c很小,一张薄纸就能挡住很强β射线高速电子()流约0.99c较强,能穿透几毫米的铝板较弱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c最强,能穿透几厘米的铅板很小(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①定义:具有放射性的原子核放出α粒子或β粒子,其核电荷数发生变化,变成其他元素的现象叫做放射性元素的衰变②种类a.α衰变:放射性元素放出α粒子的衰变叫做α衰变,衰变过程为:,如铀238发生α衰变产生钍234:;图1b.β衰变:放射性元素发出β粒子的衰变叫做β衰变,衰变过程为:,如钍234发生β衰变产生镤234:;需要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