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孙干涉仪19系04级姓名刘畅畅日期2006年4月30日学号PB04204051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调节方法,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测量氦氖激光的波长,并增强对条纹可见度和时间相干性的认识。实验原理:一.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二.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图如图一所示,和为材料、厚度完全相同的平行板,的一面镀上半反射膜,、为平面反射镜,是固定的,和精密丝杆相连,使其可前后移动,最小读数为,可估计到,和后各有几个小螺丝可调节其方位。三.四.图一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图五.光源发出的光射向板而分成(1)、(2)两束光,这两束光又经和反射,分别通过的两表面射向观察处,相遇而发生干涉,作为补偿板的作用是使(1)、(2)两束光的光程差仅由、与板的距离决定。六.由此可见,这种装置使相干的两束光在相遇之前走过的路程相当长,而且其路径是互相垂直的,分的很开,这正是它的主要优点之一。从处向处观察,除看到镜外,还可通过的半反射膜看到的虚像,与镜所引起的干涉,显然与、引起的干涉等效,和形成了空气“薄膜”,因不是实物,故可方便地改变薄膜的厚度(即和的距离),甚至可以使和重叠和相交,在某一镜面前还可根据需要放置其他被研究的物体,这些都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方便。七.八.点光源产生的非定域干涉九.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光束经干涉仪的等效薄膜表面和反射后,相当于由两个虚光源、发出的相干光束(图二)。若原来空气膜厚度(即和之间的距离)为,则两个虚光源和之间的距离为,显然只要和(即)足够大,在点光源同侧的任一点上,总能有和的相干光线相交,从而在点处可观察到干涉现象,因而这种干涉是非定域的。十.若点在某一条纹上,则由和到达该条纹任意点(包括点)的光程差是一个常量,故点所在的曲面是旋转双曲面,旋转轴是、的连线,显然,干涉图样的形状和观察屏的位置有关。当观察屏垂直于、的连线时,干涉图是一组同心圆。下面我们利用图三推导的具体形式。光程差:十一.十二.图二点光源的薄膜干涉十三.十四.图三薄膜干涉计算示意图十五.十六.把小括号内展开,则:十七.十八.十九.二十.由于,所以二十一.(1)二十二.从式(1)可以看出,在处,即干涉环的中心处光程差有极大值,即中心处干涉级次最高。如果中心处是亮的,则。若改变光程差,使中心处仍是亮的,则,我们得到二十三.(2)二十四.即和之间的距离每改变半个波长,其中心就“生出”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