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姓名:张弢学号:PB06210013系别:0611实验目的:了解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和调节方法,观察非定域干涉条纹实验原理:1.迈克尔孙干涉仪的结构和原理迈克尔孙干涉仪的原理图如右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光射向A板而分成(1)、(2)两束光,这两束光又经M1和M2反射,分别通过A的两表面射向观察处O,相遇而发生干涉,B作为补偿板的作用是使(1)、(2)两束光的光程差仅由M1、M2与A板的距离决定。由此可见,这种装置使相干的两束光在相遇之前走过的路程相当长,而且其路径是互相垂直的,分的很开,这正是它的主要优点之一。从O处向A处观察,除看到M1镜外,还可通过A的半反射膜看到M2的虚像M’2,M1与M2镜所引起的干涉,显然与M1、M’2引起的干涉等效,M1和M’2形成了空气“薄膜”,1因M’2不是实物,故可方便地改变薄膜的厚度(即M1和M’2的距离),甚至可以使M1和M’2重叠和相交,在某一镜面前还可根据需要放置其他被研究的物体,这些都为其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方便。2、透明薄片折射率的测量首先利用白光判断出中央条纹的位置,从而定出的位置。这是由于白光使连续光谱,只有在的附近才能在和的交线处观察到干涉条纹。当视场中出现中央条纹之后,在与A之间放入折射率为n、厚度为l的透明物体,则此时光程差要比原来增大因而中央条纹移出视场范围,如果将向A前移d,使,则中央条纹会重新出现。实验内容:1、旋转干涉仪底座下的螺母,调节仪器水平;2、打开激光电源调整激光器出射光束的方位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M2镜的中部,此时在毛玻璃屏上可看到两排横向分布的小激光点;3、调节M2镜背面的3个微调螺丝,使两排小激光斑点中两个最亮的光点重合;4、将扩束镜插入光路,在毛玻璃屏上看到弧形干涉条纹,仔细调节M2镜背面的23个微调螺丝,使在毛玻璃屏上看到一组同心圆等倾干涉条纹;5、转动干涉仪的大鼓轮使标尺的示数在35mm,反时针转动大鼓轮,减小M1、M2镜的光程差,找到其光程差接近为0的位置;6、关闭激光器,打开白光源,移开毛玻璃屏,反时针转动小鼓轮,观察分光板,直至在分光板上出现彩色条纹(板中央为黑色暗纹)。记下标尺示数;7、光路中放入样品薄膜,继续反时针转动小鼓轮,观察分光板,直至在分光板上再次出现彩色条纹(板中央为黑色暗纹)。记下标尺示数;8、两次标尺读数之差即放入样品薄膜后增加的光程差。9、重复5—9步骤3次,用测量数据计算出薄膜的折射率,并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数据处理试验使用的是9号样品,薄膜厚度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