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术91PB07011王静PB07210457实验目的:初步了解全息术的基本原理,并拍摄物体的三维全息图和制作全息光栅。实验原理:全息图种类很多,不管哪种全息图都要分成两步来完成:第一步,干涉法记录全息图,即波前记录;第二步,用全息图使原光波波前再现,即波前再现。1.波前记录由于所有的记录介质只能对光强有响应,因此普通照相机利用直接成像的方法,只能记录下光波的振幅信息,为了记录物体发射光波的相位信息,利用光的干涉效应。因此在拍摄全息图时除了物光波外还必须有一束参考光波,这两束光波应当具有良好的相干性,以便记录下清晰的干涉条纹。图3.5.1-1是一般拍摄离轴全息图(也叫作菲涅耳全息图)的光路图。我们只取物体上的某一个发光点O,并取全息干板平面为Oxy坐标平面,如图3.5.1-2所示,设物点O的坐标和参考光点R的坐标分别为(x0,y0,z0)和(xR,yR,zR),则Oxy平面上物光的复振幅分布为Ox,y=O0x,yexp[jΦ0x,y](1)在Oxy平面上参考光的复振幅分布为Rx,y=R0x,yexp[jΦRx,y](2)参考光波和物光波在Oxy平面上干涉叠加后的光强为(3)可用作全息记录的感光材料很多,一般最常用的是卤化银乳胶涂布的超微粒干板,称为全息干板,按图3.5.1-1拍摄的全息图也叫做平面全息图,我们用振幅透射率来表示其特性,一般它是一个复函数,具有下面的形式:(4)在上式中如果ψ与(x,y)无关,是一个常数,就称为振幅型全息图。如果τ0与(x,y)无关,是一个常数,就称为相位型全息图。如果两者都与(x,y)有关,就称为混合性全息图。全息照相干板的特性可以用图3.5.1-3所示的τ-H曲线来表示。其中τ为振幅透射系数,H为曝光量。因为τ-H曲线只在中间一段近似为直线,所以对于不同的曝光量(光强与曝光时间的乘积),——可以完成不同的记录线性记录和非线性记录。一般记录时取曝光量在H0的位置。并控制参、物光强比为2比1至10比1的范围。这样就可以实现线性记录。在线性记录的条件下,(5)t为曝光时间,I为总光强,β0和β为常数。Β等于图3.5.1-3中线性区的斜率,将公式(3)中的光强表达式代入,得到拍好的全息图的复振幅透射率(6)2.波前再现设再现用的照相光波在Oxy平面上的分布为(7)此再现光波经过全息图后衍射波的复振幅分布为(8)考察式(8)的第二项(由于第一项较小,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忽略),可以认为:(9)式(9)为全息照相的基本公式,式中第一项代表直射光,第二项代表原始像,第三项代表共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