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上册3.1——单元学习任务第三单元一、单元学习目标。1.中国是诗的国度。优美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宝,蕴含着中华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阅读古诗词作品,可以体味古人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多样的人生,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2.本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复得返自然”的淡泊,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状态;李白驰骋想象的豪迈,杜甫登高望远的悲凉,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慨叹,表现出各自的人生境遇和情感世界;苏轼、辛弃疾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则展示出宋词不同的审美追求。3.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要在反复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二、单元学习任务。1.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人理解作品。比如,了解杜甫及其所处的时代,有助于理解《登高》中忧国伤时、悲秋苦病的深沉情思: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写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词作中蕴含的壮志难酬的忧愤及旷达酒脱的豪情。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查找相关资料,联系已经学过的诗歌,探讨诗歌的内涵,思考这首诗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2.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建议组织一次班级诗歌朗诵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1)每位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首诗词在小组内朗诵。朗诵前,要反复揣摩其情感基调和音韵节奏,设计朗诵脚本;也可以从网络上搜集相关音频、视频资料,学习借鉴。(2)每个小组推举代表参加班级朗诵会。可以为诗词配上合适的乐曲和图片,增强朗诵效果。3.三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意蕴和独特的艺术匠心,学习欣赏时应当重点关注,细加品味。比如,曹操《短歌行》运用比兴手法和典故表述心志,陶渊明《归田园居》用白描表现日常生活画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瑰丽的想象表现梦境,白居易《昆琶行》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等。从本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三、写作手法借鉴。学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