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蔬菜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化第一节生长发育和分化的特点一、生长的模式、周期性及生长相关(一)生长模式(生长分析)生长是指植物或其某一组织、某一器官的大小(体积、重量等)不可逆的增加。生长的基础是细胞的生长,通过细胞的分裂及其相继增大而实现。1.“S”型生长曲线及其特征不论是整个植株的生长,或是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生长,在不同的阶段生长速度是不同的,表现为初期生长较慢,中期生长逐渐加快,最后生长又缓慢下来直至停止。这一典型的生长过程可以用”S”型曲线来描述。A,大小时间的“S”曲线;B,对数生长曲线;C,生长率曲线植物的生长曲线2.相对生长关系一个植株的不同器官,一个器官的不同部位,其生长量和生长速率往往是不同的。一片叶子面积的生长速率和其长度的生长速率不一样;一个果实体积的生长,它的长、宽、厚三个反面的生长速率也不同。因而,一个叶片或果实的最后性状,并不是一开始就决定的,而是由不同方向的差别生长决定的。如辣椒果实的长度(y)和宽度(x)的生长速率的不同,可用“相对生长关系”公式表示:Y=bxK或lny=lnb+klnx把上述对数曲线绘成图则成为一条直线。斜率k就叫“相对生长系数”。当k=1时,表示果实在生长过程中形状不变;当k>1时,形状变长;k<1时,形状变扁。(二)生长的周期性植物的生长并非以一个稳定的速率进行,而是随着季节和昼夜的变化其生长速率发生节奏性和周期性的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间歇性,这就是生长的周期性。1.生长的昼夜周期性很多蔬菜的生长,特别是茎的生长均表现出昼夜的变化,这种现象叫生长的昼夜周期性,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许多植物的生长,特别是一些起源于温带的植物,生长速率的昼夜变化与温度变化基本呈现同步,故又把植物生长的这一特点叫做温周期。如番茄在白天温度较高(23-26℃),而夜间温度较低(8-15℃)时生长最好,果实产量也最高。如果将番茄放在白天和夜间都是26.5℃的人工气候箱中或改变昼夜的时间节奏(如连续光照或光暗各6h交替),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低;如果夜间温度高于日温,则生长受抑更为明显。2.生长的季节周期性温带地区多年生植物的生长速率在每年的不同季节表现不同,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秋季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次年春季恢复生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季节周期性”。季节周期性是多年生植物生长的普遍现象,它的产生主要是当植物收到四季的温度、日照及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体内本身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反应而适应的结果。多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