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周边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第一节东方地区第二节东南地区第三节南方地区第四节西南地区第五节西北地区第六节北方地区第七节东北地区第一节东方地区一、山东地区二、安徽江淮地区三、苏北淮海地区这里的“东方地区”,包括今山东省全部和安徽省内长江以北部分以及邻近的豫东、苏北等地。在被中原商周文化占领之前,当地的土著文化普遍流行夹砂褐陶、素面的鼎、甗、罐类器和泥质的浅盘豆、尊形器等。从文献记载看,这三个亚区的土著居民分别是东夷和淮夷。一、山东地区(一)岳石文化(二)珍珠门文化(三)南黄庄文化(一)岳石文化以平度东岳石遗址命名,典型遗址还有泗水尹家城、菏泽安邱堌堆、青州郝家庄、牟平照格庄等。分布范围:包括山东及其邻近的冀东南、豫东、淮北、苏北一带。以夹砂红褐陶、灰褐陶为主,流行素面,器形主要有鼎、甗、浅盘豆、罐、尊等。有少量小件青铜器。年代约当二里头文化二期至二里岗上层时期。岳石文化陶器分期图岳石文化典型陶器岳石文化源流与族属渊源:系在龙山文化基础上,吸收下七垣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等因素发展而成。流向:一部分融入商文化大辛庄类型;一部分发展为珍珠门文化。族属:以东夷族为主体(二)珍珠门文化仍然流行夹砂红褐陶的素面鬲、甗、盆、罐、豆等。有少量绳纹陶器,可能受到商文化的影响。年代相当于商代晚期,下限进入西周。族属或为晚商夷人中的胶鬲一支。以长岛珍珠门遗址命名,经过发掘的还有烟台芝水遗址。分布于胶东沿海地带和部分岛屿。(三)南黄庄文化以乳山南黄庄墓地而命名。已发掘的22座墓葬均为石板墓,多呈东西向。葬具有木质的棺或椁,呈方形或井字形。均为单人葬,头向多向东。随葬品较贫乏,以陶器鼎、鬲、簋、罐为主,另有个别的铜镞和石饰件。发掘者认为其年代为西周早中期,也有学者认为其年代约当西周晚期至春秋初年。由珍珠门文化发展而来,属于比较单纯的东夷文化遗存,因受周人东征排挤而偏居狭小的胶东半岛东南沿海的乳山、文登和荣成一隅。南黄庄文化墓葬及随葬品二、安徽江淮地区(一)斗鸡台文化(二)大城墩类型(三)周代文化遗存(一)斗鸡台文化以寿县斗鸡台遗址命名,典型遗址还有寿县青莲寺、含山大城墩等。分布于安徽江淮之间、霍山以北地区。年代约相当于豫西新砦期至二里头文化四期。以扁足鼎、夹砂罐为主要炊器(二)大城墩类型自二里岗下层晚段开始,商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