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与文化传承王建国东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行政学院,20160323住建部“全国城市设计培训班“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相关要点解读二、城市设计的概念内涵解析三、城市设计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四、中国法定城市规划体制中的城市设计五、当前中国城市设计的普适命题六、关于加强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考和建议一、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相关要点解读1949~2013:中国城镇化进程30年多年来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城镇化速率最快、土木建设工程量最大、城市“变新”“变大”、“变高”最明显、建筑设计市场最为繁荣的国度。建筑业中的房屋建筑共竣工313亿m2,约是现在存量房屋建筑面积的70%以上。建筑业显著拉动了GDP的增长、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改善了群众的居住条件,201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32.9m2。住建部先后将128个历史名城、528个名镇名村、上千个传统村落列入保护名录。1980年建立深圳特区以来,城市建设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深圳旧貌新颜)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北京旧城风貌保护)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外滩步行公共空间设计)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008年以来,天津建设了中新生态城、保护了10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街区和100万平方方米的历史建筑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广州北京路步行街)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南京保护了山水城林、古今交融的城市风貌)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西安钟鼓楼广场)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北京南锣鼓巷再生)三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成都宽窄巷再生)2011年吴良镛先生获得“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2012年王澍先生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菊儿胡同(吴良镛)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王澍)开发强度失控建筑形态紊乱在取得经济腾飞等一系列成绩的同时,城市建设也出现了令人关切和忧虑的问题:城市风貌雷同西安城市越来越不宜居旧区建设的格式化操作、棚户区居住环境亟待改善;“城不城、乡不乡”:“城中村”一城二治“回不去的是故乡”“快餐”建筑和“山寨”建筑盛行、文化失范、原创缺位。以恶俗、媚俗、低俗为代表,动用公共财政资金的“奇奇怪怪的建筑”混淆并挑战着公众的审美底线。“奇奇怪怪的建筑”1、部分地方领导忽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整体建设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