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OFCHANGJIUNIVERSITY2023年1月第1期Jan.2023NO.1引言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明确指出,该版《指南》针对高等教育在社会能力维度的教学目标作出进一步丰富,重点强调新增“思辨能力”这一培养目标,对于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革新提出现实要求。通过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对大学生思辨倾向与能力养成的主要影响,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一、研究综述(一)合作学习理论(CL)美国教育家DavidKoonts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是一种学习者经由分工、合作后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行为模式。有学者认为,合作学习模式应具备五要素,包含组间相互依赖支持、组内密切互动交流、组员承担分工责任、组员掌握交际技能以及组员完成自主评估,在通过合作学习达成预期目标的同时,促进组内成员个体能力的发展[1]。有学者针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汇总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成果得出,当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时,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其习得,且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其脑海中长时间停留,并为个体思维与行动提供必要指导,因此参与合作学习的主体往往对于课程学习结果满意度较高[2]。(二)思辨倾向(CTD)美国学者PeterFacione将思辨能力定义为一种以追求真理与公正为终极目标,经深入思考后站在批判性视角,借助反思性、自我调节性判断对自身思想或行动提供合理指导的过程,将思辨能力培养的目的指向行动层面[3]。在此基础上,部分学者尝试将思辨能力与人格倾向结合,建立一种理想化思辨者模型,明确思辨者所应具备的好奇心、理性思维、开放性思想、丰富知识储备、灵活变通、诚实、审慎、坚持追求真理等多种人格大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对学习者思辨倾向影响的准实验研究徐佩文(大连财经学院高职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而思辨倾向作为个体内在的人格特质,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学习者思辨能力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合作学习对于大学英语学习者思辨倾向培养的主要影响,以某高校52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与访谈三种研究方法,针对学习者在实验前后思辨倾向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合作学习模式、思辨能力培养的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大学生思辨倾向的方法可行性较强,但仍需教师做好示范、引导与反...